新闻资讯 一手资讯 新游前瞻 游戏测评 游戏攻略 娱乐八卦 硬件周边 H5新闻 产业新闻
Z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国志系列巴哈 > 讨论组 > 正文

《三国志》【心得】浅谈曹操这个反派在三国演义的演进

2020-11-06 09:29:58来源:巴哈姆特发布:sunhur (屁股清屎郎)

sunhur (屁股清屎郎) #1 2013-03-05 15:06:50
前阵子因为版上纷扰,很想写这一篇
在下还是强调了,下文是以三国演义的角度去观察曹操角色定位的演变
所以不要有人乱入说笔者不看史实,毕竟我已经提醒过
中国最着名两本历史小说,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封神演义
曹操备受瞩目的被二创一再度的美化、转正形象
然则商纣王完全没有二创转正的迹象,甚至有路人化嫌疑
这点就不能不说,三国演义的反派设定跟封神演义就很不相同
三国演义为了主角方,通常会塑造一个可以敌对的假想敌
为了让这个假想敌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通常三国演义也会顺便的拉捧这个假想敌的历史地位
前初期就是曹操,中期赤壁到荆州战祸是周瑜,后期刘备死亡到五丈原就是司马懿
所以这三位三国演义描写上也都是大书特书的美化,也给了许多史实没有的表现
然而曹操比较不同的是,他比起周瑜和司马懿偏重对刘备方和诸葛亮敌对的描写之外
初期曹操可以说是陪伴刘关张三个主角成长的背后英雄
为了让曹操像是刘关张背后推手,想当然演义不可能照史实让曹操单纯是逃兵
那幺也只好让曹操多了一个英雄表现,那就是刺董
然后让刺董之后,曹操转变为讨董的总号召,把真正的盟主袁绍光芒都给比了下去
也因此这样,曹操就变成温酒斩华雄,甚至还阻止袁术要把刘关张三人轰出去的英雄
如果没有曹操,刘关张一开始表现到了黄巾之乱就结束了
====================================================================
接下来曹操初期较为反派的地方就是徐州屠杀
徐州屠杀就算不从刘备主角出发,史料怎幺看也都觉得曹操是大魔王了
所以这点不能再怪演义要偏写徐州屠杀的恶,因为史料写的只会更多..........
但是演义已经有曹操跟陈宫先见过面的基础,陈宫的形象也转变为正派角色
用来衬托吕布的不义,用来衬托曹操的惜才爱才
老实说曹操前期到这里已经有相当的美化
=================================================================
曹操从刘关张幕后推手转变为跟刘备势不两立
关键就在于献帝诏书事件
这事件史实也有,当然不能怪罪演义要这幺写
比较有问题就是许田围猎事件,就是这个事件是后来献帝血诏的导火线
这个事件说有抹曹操一点黑也是,也同样抹了关羽一点黑
毕竟关羽计画的是暗杀曹操(所以三国演义并不是所有时候关羽都很冷静)
===================================================================
曹操从诏书事件之后,在三国演义订位就是幕后推手转为反派大头目
但是在这段期间,对关羽的照顾,三国演义描写的更多
只能说三国演义为了成就曹操对关羽的义,所以曹操本人变成白脸
曹操的诸多谋士反倒变成黑脸,一直计画要黑关羽
(诸如把刘备妻子跟关羽关在同房)
如果真要说,三国演义除了某些事件加大曹操的猜疑心之外
曹操本人是没什幺黑或低化,黑的恐怕是曹操谋臣,低化的曹操的武将
(但是这些都有例外案例,如郭嘉)
===============================================================
也是因为三国演义对曹操英雄和治世能臣的一面写的比史实多很多
所以他属于历史小说,较为被后世认定应该要美化和转正的人物
美化转正曹操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转正到曹操是汉室忠臣或农民的大英雄可就是大笑话了
timinghere (无名侍) #2 2013-03-06 21:02:13
主持人:傅光明
主讲人:周思源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是熟人,老朋友,北京语言大学的周思源教授。今天是“三国”系列演讲的第八讲。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能明显感到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拥刘贬曹”,那按説刘备顺理成章应该是《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但《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却是诸葛亮。下面我们欢迎周先生为我们演讲为什幺刘备不是《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
中国的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公认是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它们对于后世史书的编撰和文学艺术创作都産生了深远影响。而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基础上撰写的长篇小説<<三国演义>>又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代小説的四大名着就是四部伟大的经典之作。成书于14世纪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10—1385)不仅在时间上早于其他三部,也是世界一流小説中成书最早的经典性作品。前面已有一些专家专门谈了<<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我不再重复。概括起来説,成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西元3世纪陈寿(233—297)的史书<<三国志>>,到以<<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大量民间故事、平话、戏曲,最终到14世纪成为长篇小説<<三国演义>>,前后经历了几乎一千一百年。虽然清康熙年间人毛宗岗又作了一些修改,进一步提高了艺术水準,不过在14世纪罗贯中时已经定型。从一部伟大史书到一部伟大小説,有一个漫长的流传和艺术加工过程,这里面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艺术规律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实际上它也确实影响了后世许多历史演义小説和当代历史题材小説的创作。今天我主要从创作论的角度探讨一下为了把一部史书变成小説,需要解决和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创作经验和审美空间。
用什幺历史观面对史实就有什幺样的主题
20世纪50——70年代,特别是文革当中,曾经流行一种创作理论叫做“主题先行”。就是先确定一个主题思想,然后再去找材料来表现这个思想。这种做法是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因为只有艺术家在生活中受到强烈的感动,心情激动,産生艺术冲动,然后对生活进行艺术提炼,才能创作出优秀动人的作品来。那种按照政策需要确定的“主题先行”创作出来的作品当然只能是口号式的东西,连艺术家自己都不激动的东西,怎幺能够激动别人?当然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所以粉碎四人帮后被大家抛弃了。但是,对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来説,面对大量现成的史料,艺术家用什幺观念来处理就成为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家对事件和主要人物不同的基本态度可以将同样一个事件处理得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説,这些史料究竟在什幺地方使你感动、激动和産生创作冲动,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
清代着名史学家章学诚(1738——1801)説<<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丙辰札记>>),这是很正确的。<<三国演义>>是历史感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它水準远远高出其他演义小説的根本原因,也是和当今一些“戏説”甚至胡説历史的作品的最大区别。不过,“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只解决了在基本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创作态度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对待“实事”和如何进行“虚构”。因为同样一件实事,具有不同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的作家会有大不相同的看法与艺术处理:突出什幺,如何取捨,哪些实写,哪些虚写,往往很不一样。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作者对主要对立面领袖人物曹操和刘备的褒贬怎幺办。
历史上关于三国的书籍中尊刘以蜀汉为正统和尊曹以曹魏为正统都出现过。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这很正常,因为司马氏政权名义上是魏元帝“自愿禅位”给司马炎的,曹魏如果不是正统,那司马氏政权就不合法,陈寿当然不敢这幺写。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就尊刘以蜀汉为正统,因为北方有强敌魏,就是被称为“北魏”的那个魏,是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当然不能让它成为正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鑒>>又和陈寿一样尊曹以魏为正统,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也和司马氏一样是通过后週末代皇帝“自愿禅位”得到的皇位,所以司马光必须以曹魏为正统。南宋朱熹作<<通鑒纲目>>又反了过来,尊刘以蜀汉为正统,因为当时北方被辽、金所统治。由此可见这种尊刘还是尊曹的变化和这些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係,时代因素决定了需要以谁为正统。主题从尊曹抑刘到尊刘贬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当时在以汉族为主的广大人民心目中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不能算作是正统,所以小説<<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上最突出的是“尊刘贬曹”、“拥刘反曹”,明显地以蜀汉为正统。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小説从结构重心、情节主线、主要人物塑造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化。
主题变化要求结构重心改变
《三国志》中《魏书》不但在最前面,而且有30卷,《蜀书》排在第二位,只有15卷,最后是《吴书》20卷。曹魏的内容几乎等于蜀汉、孙吴两家的总和。<<三国志>>开篇就是写曹操的<<武帝纪>>,只有正统的皇帝才能入“纪”,而把刘备放在了列传之中,<<先主传>>,是“主”不是“帝”。轻重一目了然。所以<<三国演义>>从尊曹抑刘到尊刘贬曹首先就必须将这个结构重心和开头扭转过来。
<<三国演义>>的正式名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説把历史故事化,通俗化。因此这部小説的题目就决定了它既要表现三国斗争的全貌,又必须按照小説的要求有很强的故事性,要突出一批重点人物。人们听平话(评书)要一开始就抓住听众,看小説也一样,必须儘快吸引住读者,主要人物(或其中之一)儘快出场是重要因素。小説要求故事情节精彩,尤其是要有一个立即能够吸引读者、听众的动人开头,这样才能吸引人们读下去。既然是尊刘,自然刘备及其最主要的朋友与助手要首先亮相,于是就有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年?从小説开头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大青蛇从樑上下来盘于御座写起,几笔带过就写到灵帝中平元年(184)瘟疫流行,张角起事,通常都将这年作为小説开头之年。其实这几百字只是楔子,交代整个故事的背景,真正的故事开头是紧接着的桃园三结义。当时刘备(161__223)28岁,此时应为188 年。西晋灭吴为280 年,所以<<三国演义>>总共写了92年的故事。全书120 回,自桃园三结义起至234 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总共46年就佔了104 回,以后的46年仅有16回,而这16回中仍然继续突出蜀汉。整个<<三国演义>>回目的将近60%主要是关于蜀汉的人物和故事,有些回目中虽然看不出来,但仍然是与蜀汉方面有关。因此从小説开头和整个作品分量的比重来看,都是在突出刘备的蜀汉。
但光是开头突出蜀汉的刘关张和整个作品中佔的比重过半还不能完全解决结构重心的问题,还要求主要人物的改变。一部长篇小説必须要有一个最主要的人物,而且这个主要人物在整个作品中还要具有相当的贯穿性作用。那幺在尊刘贬曹的前提下,蜀汉方面谁来担当这个重任呢?这个人物必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地位特别重要,应当是皇帝、主帅、宰相这样的地位;二是通过他的一生活动能够反映出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刘备是蜀汉皇帝,按説最有条件,但他死得太早(223),离263 年蜀汉灭亡差40 年,离280年西晋灭吴更相差57年,不利于表现整个三国的历史面貌。而关羽(219)、张飞(221)、黄忠(220)和马超(222)死得更早,再説关羽、张飞、赵云(229)、黄忠、马超的地位也不大合适。只有地位仅次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具备这两个条件。但是诸葛亮(181—234)比较年青,188 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他还是个孩子。因此在他之前必须为他的出场作铺垫。诸葛亮死后的16回看起来似乎与他没有关係,实际上是为了表明诸葛亮的重要,没有诸葛亮的蜀汉很快就走向衰落。很明显,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打35回刘备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裏听説“伏(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就想方设法寻找诸葛亮,从而为诸葛亮出场铺垫。直到104回诸葛亮病逝,在整整70回中他几乎总是直接间接地处于舞台中央,是魏蜀吴三国所有重要人物中时间跨度最长比重最大的。这幺处理符合小説创作的艺术规律,因为一部长篇小説必需有一个贯穿性的主要人物,否则整个作品的结构就会显得鬆散。因此<<三国演义>>从内容的结构重心来説主要写蜀汉和魏、蜀汉与吴的矛盾,从人物的结构重心来説则是着重突出了诸葛亮。如果我们从人物角度来划分全书结构,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即诸葛亮出场前刘备的困境,佔34回;从35回诸葛亮间接出场后刘备势力逐步壮大形成三分天下,直到104 回诸葛亮逝世,佔70回;最后16回是失去了诸葛亮后蜀汉的衰落与灭亡。这三大板块的每一个又可以分成几个小板块。
前苏联有一位着名的文艺理论家多宾有一个小册子叫做<<情节的核心与提炼>>,20世纪50—60年代对中国影响很大。我是40多年前上大学时读的,很受启发。他指出,一部小説的情节可能非常複杂,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情节的核心,对于小説中的众多情节和细节,要加以提炼,使它更加精彩。多宾的理论是从许多优秀小説中总结出来的。那幺<<三国演义>>情节的核心是什幺呢?是“隆中对”。从刘备寻访“可安天下”的诸葛亮,诸葛亮提出“可安天下”的孙刘联盟的战略,到这个联盟的逐步建立、巩固,后来瓦解又逐渐修复,成为全书的情节主线和故事重心。刘备势力的壮大是依靠这个战略思想的实现,他的失败则是没有坚决贯彻这个思想,首先是关羽没有执行,后来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发动彝陵之战,孙刘联盟被破坏。后来诸葛亮虽然极力修补孙刘联盟,但是毕竟彝陵之战使蜀汉元气大丧,靠蜀汉自己的力量难以战胜曹魏。
由于<<三国演义>>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範围广大到全国,所以很容易写得鬆散。作为史书<<三国志>>这没有关係,按照纪、传等一个一个事件和人物写,把事情记述準确就行了。小説不行,故事不精彩,人物形象不鲜明,人们就不看了。但魏蜀吴三国有这幺多人物,发生了这幺多大事,<<三国演义>>是怎幺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人物来説,除了诸葛亮,够得上“重要人物”的至少有四十个。蜀汉方面有刘、关、张、赵云、马超、黄忠、庞统、徐庶、马谡、魏延等;东吴方面有孙权、周瑜、鲁肃、黄盖等;还有袁绍、董卓、吕布等;这还不算曹操方面的一大批人,还有孟获等。<<三国演义>>主要是採取一个时期围绕一个重大事件写若干回,也就是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办法来进行,这样就能始终保持情节的精彩性和人物的生动性。关羽被迫降曹到古城会有四回,关羽、曹操、张飞等人物一下子全写活了。从刘备得知诸葛亮到三顾茅庐终于请他出山共三回半,不但写活了诸葛亮、刘关张,还有司马徽等人。赤壁之战有八回,诸葛亮三气周瑜六回,写活的不下二十人。关羽之死涉及四回,彝陵之战与刘备托孤佔五回,七擒孟获有四回半....基本上都是这个路子。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将一件大事充分写透,通过许多精彩的小故事把一个大故事写生动,将一批重要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赤壁之战”就是最成功的範例。它通过舌战群儒、蒋干盗书、黄盖诈降、横槊赋诗、草船借箭、连环计、借东风、华容道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将这场大战写得绘声绘色。如果説<<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交响乐,那幺它裏面有好多华彩乐段,而赤壁之战就是其中最主要最成功的一个。写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的重大历史题材,这种写 法可以解决人物过于拥挤在一起的困难,而将大批二、三等级重要人物分散在许多单元之中,在某几个单元中集中写好几个相关人物。过了这个单元或这几个单元,形象已经树立,艺术使命完成,这些人物就不再出现了。比如孟获后来就没有他的故事了。
<<三国演义>>这种既照顾时间线索,又採取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大板块中套小板块的板块式结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主题改变影响中心人物和重要人物形象变化
历史题材长篇小説既要反映历史面貌,更要着力塑造历史人物艺术形象,尤其是对于历史上有名有姓的重要人物不能戏説,否则就会篡改历史。因为历史不是一种线性现象,而是一种不断向前运动的网路现象。之所以有些人能够成为重要历史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的活动构成了历史网路的某个或某些联结点。由于作者本人的喜好与厌恶,对于某个特别重要的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会有所变化,但是成功的艺术家会把握好它的“度”,太过“度”了就会影响到这段历史面貌的真实性。<<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历六百余年而始终为人们奉为经典,首先就在于它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这两个主要方面,都是严肃的,是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的。它成功地解决了在尊曹抑刘到尊刘贬曹的情况下曹操形象的塑造问题。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奸诈无情的一句名言。《三国志》上只説曹操在中牟县被捕,县裏有人认出他,“为请得解。”但没説认出他的就是陈宫。<<三国演义>>并没有把曹操写得很坏或是很无能。即使在对待陈宫的问题上,后来陈宫因为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离他而去,投奔了吕布,最后与吕布一起被擒。曹操问陈宫你的老母和妻、子怎幺办,意思是要他为了家人安全而投降。陈宫説“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明公耳……”这几句几乎就是<<三国志>>的原文,下面写到曹操説“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曹操并“以棺椁盛其(陈宫)尸,葬于许都。”总之,没有将人物简单化。在对待张辽、关羽等原来的对手态度上,都显示出曹操非常爱惜人才的大家风度,这是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功最关键的一点。所以虽然小説由史书的尊曹变为贬曹,写出了他姦雄的一面,但是分寸掌握得很好,并没有将曹操丑化、漫画化,而是保留了他作为一代大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的豪杰风範,人物个性具有多侧面、多层次、多色彩,经得起琢磨,这是<<三国演义>>成为文学经典的一大原因。至于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将曹操过于漫画化、脸谱化,是由于戏曲的对象主要是不识字或粗通文墨的市民,又有时间限制,因此往往突出他的某些姦雄性格。儘管民间艺人与小説家们想极力写出曹操的奸诈,但他们也都注意尊重历史,以致于一些批书人都不得不佩服。30回曹操大破袁绍之后手下搜到许多许都官员给袁绍的信件,<<三国志武帝纪>>中只有“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十几个字,小説中将它展开,有人建议严惩这些通敌者。“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毛宗岗在此批道“姦雄可爱”。李渔也是。李挚批道:“大豪杰。”
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中有许多细节和语言都非常精彩,因此<<三国演义>>不仅将它展开成为有趣的故事,而且有的原话乾脆照搬了过来,当然为了适应阅读特别是听説书,比较口语化了一些。比如30回写道,许攸本来是袁绍的谋士,由于袁绍不听他的建议,他看出袁绍无谋无能,于是在捉住曹操派出催运军粮的信使以后就悄悄来投奔曹操。许攸故意问曹操还能坚持多久,曹操先説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此,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毋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曰孟德姦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俯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曹操十分惊讶地问他怎幺知道的,许攸就把截获曹操因军中无粮派人带信去许都催粮的事説了出来。于是就有曹操乌巢劫粮,袁绍官渡大败的故事。这个小故事非常生动地刻画出许攸特别是曹操的性格,裴松之注用了一百多字将曹操如何想瞒过去,许攸又如何揭穿他,写得相当生动,小説在这个基础上更加丰富也更加形象化性格化了。
小説必需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由人物关係来体现。刘关张赵诸葛亮不但是全书主要人物,而且出场最早。曹魏和东吴的故事与人物都围绕蜀汉转,曹操与刘备、与关羽、与张飞等的矛盾冲突构成一系列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与刘备,关羽降汉不降曹是曹操与关羽,长坡是曹操与张飞。这样不但结构紧凑,而且故事始终在矛盾冲突中进行,人物性格也在冲突中更加鲜明,不但好看,而且节约篇幅。
如何将身分差不多的人物写出各自的特点而不重复,是许多长篇小説都会遇到的难题。曹操、刘备、孙权是魏蜀吴之“主”,而且都很善于用人,自己也都能领兵上阵打仗,有不少共同之处。<<三国演义>>就注意将他们同中之异写出来。<<三国志周瑜传>>中周瑜称刘备为“枭雄”。周瑜上疏:“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枭雄是指“智勇杰出的人物”(现代汉语词典)。周瑜建议用美人计把刘备留在东吴,于是小説中就有了甘露寺招亲等故事。小説中没有着重写刘备武艺、谋略、胆识的一面,不在枭雄上多写,而是把他写成明主,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枭是猛禽,而刘备的基本性格不是猛,兇猛、勇猛,而是仁,仁义、仁爱、仁慈。年青时就有大志,“性宽和,寡语言,喜怒不形于色”,有涵养,为人仁义,所以到处很得人心。到当阳时有十几万人(等于当时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跟着他,可想而知他的威望多高。有人建议刘备不顾这些百姓快走,刘备説:“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刘备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很了不起,而且确实写得很成功,很有个性。同样是善于用人,刘备能够三顾茅庐,仁至义尽,曹操就做不到,起码没有这个耐心。官渡之战后袁绍的主要谋士沮绶被捕,坚决不降,曹操仍然厚待之。结果沮绶盗马想逃回袁绍那裏去,曹操杀了他。“(沮)绶至死神色不变。”曹操非常钦佩和后悔。这样,就在总体把握得当的前提下把曹操性格的複杂性写出来了。
这种不把尊刘贬曹绝对化的创作态度是很值得我们推崇的,对刘备也是这样。刘备由于孙权杀关羽,不听诸葛亮、赵云等的苦苦劝阻,一心只想着为把兄弟关羽报仇。诸葛亮和赵云都劝谏刘备,曹魏是主要敌人,“北讨汉贼,以伸大义于天下”。刘备本来“心中稍回”,张飞头脑简单,只知为兄弟报仇,全不顾大局,结果刘备终于最后下决心伐吴。学士秦宓指出他这样做是“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差一点被杀,这种情况过去在刘备身上很难见到。“孙权遣书求和,先主盛怒不许”,结果一败涂地。张飞与刘备的行为都是从根本上破坏了孙刘联盟战略。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作为最主要最伟大的人物来写,首先是具有充分的历史根据,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和崇高品质<<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中都有,当然是大大强化了,特别是许多细节更加生动传神。他是山东瑯琊人(今山东省沂南南),避祸到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他比周瑜小6岁,策划赤壁大战时只有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时,他只有26岁。唐国强演的诸葛亮演得很好,就是形象老了一点。刘备比诸葛亮大20岁,结果电视剧裏好像岁数差不多似的。戏曲中的诸葛亮都是老生扮演,留着髯口,电视剧的导演和演员大概先入为主了。
章学诚所説的“七分实事,三分虚构”,我认为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数量上的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三十,而是指重大事件、重要细节、主要人物评价的基本方面都是尊重历史的。过去我们常常用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来划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这可能最早是受戏曲尤其是京剧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在极左思潮氾滥时期这种简单化的划分十分流行。<<三国演义>>即使对历史上确实人格非常高尚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也不过于美化,对他后期的主要对手司马懿也不丑化,主要情节核心和人物基调都可以在<<三国志>>上找到根据。出兵北伐,对诸葛亮来説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战略上有极大的风险。因为魏、蜀、吴三国中就数蜀汉最弱。那时候四川比较富庶主要是成都平原一带,其他地方还很少开发。加上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被东吴打得大败,元气大伤。经过诸葛亮多年悉心经营,有所恢复,但是整个蜀汉的人口也只有一百万人左右,而东吴有三百万人,曹魏有九百万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口数量对国力的影响很大,人口少,兵员就少,何况当时中原地区农业技术先进,手工业发达,所以蜀汉和曹魏实力相差非常悬殊。诸葛亮当然知道实力上的这种巨大差距。但他受先帝知遇之恩,总想极力完成刘备的未竟之志,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来报答。他是希望以自己的谋略来弥补实力的不足,以少胜多。但是这个战略被司马懿识破,没有成功。司马懿看準了蜀汉实力不足这个根本弱点,知道只要坚守不出,蜀汉军队粮草耗尽就自然得退兵。况且从四川进人关中只有陈仓一条路运粮比较方便,在陈仓派重兵把守,“其余小道,搬运艰难,臣算蜀兵行粮止有一月,(他们)利在急战。我军只宜久守……坚守诸路关隘,不要出战。不需一月,蜀汉兵自走。”<<三国志. 诸葛亮传>>多次写道:“(建兴六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亮粮尽而还。”“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据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济,使己志不申……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三国演义>>对此展开了许多精彩的小故事,诸葛亮为了派人每天到阵前挑战,想尽各种办法让司马懿和蜀军决战。但是司马懿非常小心,很少上大当。这就是为什幺诸葛亮六齣祁山、九伐中原而始终未胜的根本原因。227 年诸葛亮北伐时出兵三十余万(当然这个数字也是艺术夸张了的)。而234 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只能出动十万大军,説明多次北伐消耗很大。这次司马懿仍然坚守不出,一百多日后诸葛亮病故撤军。所以毛宗岗评点説:“人不知而武侯知之,我于此奇武侯;武侯知之而司马懿又知之,我更于此奇司马懿也。”本来是三国鼎立,刘备和孙吴的联盟破裂是打破这个平衡的开始。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而去世,使实力的天平进一步向曹魏倾斜,长期的消耗使双方力量对比在诸葛亮死后迅速发生了不利于蜀汉的变化,终于灭亡。
主持人:周先生以《三国演义》为例讲了,写历史小説,作者的历史观决定着小説会有怎样的结构重心的安排和主要人物的创作。实际上,周先生也是讲了写历史小説的秘籍要诀。如果对照着《三国志》来阅读《三国演义》,读者更可以体悟出罗贯中将史实变成演义的独具的艺术匠心。从周学生讲到的章学诚所説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可以看出来,作为小説的《三国演义》据史实来虚构的,因为小説毕竟不是历史。可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历史小説也好,名人传记也好,有很多甚至是在捏造史实,胡编杜撰,甚至将历史误入歧途。这是不可取的。
供稿:中国现代文学馆
&
提供给各位参考参考!还蛮有价值的
IDOMARU: 03-06 23:12

看完眼睛好痠

TAG: 反派   演进   浅谈

VGC问问

最新礼包

Copyright © 2017-2018 www.thisisd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B游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15007551号-2 DB游戏网

DB游戏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