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一手资讯 新游前瞻 游戏测评 游戏攻略 娱乐八卦 硬件周边 H5新闻 产业新闻
Z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国志系列巴哈 > 讨论组 > 正文

《三国志》【心得】曹髦被弒与两名死者杀人事件

2021-02-22 17:16:18来源:巴哈姆特发布:hiear (阿啡)

hiear (阿啡) #1 2009-12-24 17:21:27
曹髦被弒与两名死者杀人事件
&
陈寿身处世代交替之世,文多迴避,后世论者讥之,然《三国志》名继《史》、《汉》,咸称良史,必有可称之处。

后世知陈寿语多迴避为尊者讳,然因裴松之注三国志之功,《资治通鉴》晚出因之而成长篇,不愧鉴古知今《资治通鉴》之书名。

时髦的曹髦逞一时之勇,无股肱相助谋画,仅凭丁点皇帝余威,却鼓譟散兵弱将欲撼动三马同曹只手遮天的势力,其必败无疑正如王经谏言在先:「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三国志‧三少帝纪》裴注引《汉晋春秋》)
&
曹髦此举造成两名死者族灭:王经与成济,个人以为比起搏虎的孙权更不智。孙权搏虎生死悬在个人,曹髦轻身犯险却殃及池鱼,留名青史更激起疑案残片,有待后人摭拾还原历史真相。
&
王经之死

随手检阅钱穆《国史大纲》第四编、第十二章、长期分裂之开始、四新政权之黑暗:

「历史的演变,并不依照一定必然的逻辑。倘若当时的新政权,能有较高的理想,未尝不足以把将次成长的离心力重新团结起来,而不幸魏、晋政权亦只代表了一时的黑暗与自私。……司马氏似乎想提倡名教,来收拾曹氏所不能收拾的人心。然而他们只能提出一『孝』字,而不能不捨弃『忠』字,依然只为私门张目。他们全只是阴谋篡窃。阴谋不足以镇压反动,必然继之以惨毒的淫威。如曹操之对汉献帝与伏后。司马师、昭兄弟之对曹芳与曹髦。」
&
二十四孝主角王祥亦晋开国元老,以大孝着名,曹髦死(即高贵乡公),「朝臣举哀,祥号哭曰老臣无状,涕泪交流,众有愧色。」(《晋书‧王祥传》)
&
西晋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可证司马氏因篡窃手段不便提倡忠之观念,故强调孝道企图凝聚人心提高声望。
&
曹髦贸然起事前曾与三王:沈、业、经商议,独王经提出反对意见,沈、业奔告司马昭,两人呼经,经不从。曹髦死后,王经被下狱治罪,辞别其母,母颜色不变:笑说:「人谁不死?往所以不止汝者,恐不得其所也。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哉。」(《汉晋春秋》)
&
《资治通鉴》採用此条史料,微更其词「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胡三省注云:「非此母不生此子。」母、子皆有可称。
&
司马氏篡窃在即,王经之死势所难免。然此孝子慈母无辜受刑事件,对凝聚开国初期人心亦有大影响,故司马炎篡魏当年(距王经之死约五年多)即下诏:「故尚书王经,虽身陷法辟,然守志可嘉。门户堙没,意常愍之,其赐经孙郎中。」提倡孝道补救之举可明。
&
王经于东市受刑时,其部属向雄哭之感动一市,司马昭忍了下来不追究。向雄又曾为锺会功曹,锺会据蜀谋反失败被诛,向雄收葬其骨,司马昭召而责之:「往者王经之死,卿哭于东市而我不问,今锺会躬为叛逆而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向雄说:「昔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收葬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以此训物,雄曰可矣!何必使雄背死违生,以立于时。殿下雠对枯骨,捐之中野,百岁之后,为臧获所笑,岂仁贤所掩哉?」司马昭听了很高兴,便不加究责。(《汉晋春秋》)
&
东晋习凿齿很称赏此事,誉向雄为「勇于蹈义」,并说「故寻其奉死之心,可以见事生之情,览其忠贞之节,足以愧背义之士矣。王加礼而遣,可谓明达。」习凿齿身处东晋之世,亦难免媚晋之嫌。

《四库总目提要》评《汉晋春秋》说:「其书(《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自朱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然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
&
向雄哭王经之举,司马昭不加罪责,若联繫至司马炎赐王经之孙郎中一事,更能看出司马氏为图谋篡逆而事后补救的苦心。
&
成济之死

曹髦之死,连带殃及司马氏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成济。
&
成济见曹髦来势汹汹,问贾充该如何处理,裴松之为此段史料作注时,认为习凿齿《汉晋春秋》虽晚出但次序较详,其余史料微言有异置其后。裴注引《魏末传》载成倅、成济兄弟面对曹髦所率队伍时,曾问贾充说:「应该杀?还是应该抓?」贾充回说:「杀!」当时曹髦喝令对方军士解除武装,惟成氏兄弟不从,遂刺杀曹髦。裴松之在注《三国志‧诸葛诞传》时曾批评《汉末传》「率皆鄙陋。」以当时情势来看,成氏兄弟若无长官指示,应不致于冒犯仅剩纸老虎的皇帝权威,《汉末传》之言可备一说。
&
曹髦死后,成氏兄弟亦被治罪,贾充却安然无事,成氏兄弟单纯只是情势紧急时除掉曹髦的替死鬼。
&
《魏氏春秋》:「成济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丑言悖慢;自下射之,乃殪。」
&
成济兄弟刺曹髦之前,曾获贾充之言:「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可见成济兄弟以为后续处理有靠山,才敢放胆去做,结果却被追究弒君之罪,自然不服,口出恶言后被杀人灭口。
&
《三国志‧陈泰传》裴注引干宝《晋纪》、孙盛《魏氏春秋》并载陈泰上言司马昭「诛贾充以谢天下。」(惟词稍异)裴松之对此已有驳斥。然审视《汉末传》之说,贾充下令杀曹髦之言虽事出紧急,但亦正中司马昭谋逆之下怀。
&
《三国志诸葛诞传》裴注引郭颁《世语》,
司马文王既秉朝政,长史贾充以为宜遣参佐慰劳四征,于是遣充至寿春。

《三国志‧后主传》裴注引《魏晋春秋》:
司马文王与(刘)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
贾充捧司马昭LP之事虽在曹髦死后,但更可由此推测贾充为司马昭心腹乃循序渐进,狗腿之人推测主人之意而命令部属杀曹髦,更是顺理成章。
&
曹髦死后曹奂继位(260年),时蜀未平,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锺会等伐蜀。
&
天不假年,265年司马昭死,266年司马炎篡魏为晋武帝,终于完成欺人孤儿寡母大业。
&
&
练笔至此。
阿啡…于
crow: 03-21 05:17

历史月刊是很好的读物,停掉太可惜了

幻翔灵空: 12-26 02:19

坚持历史大众化的媒体还是被社会反淘汱了,同悲

yates (壮壮) #2 2009-12-26 16:20:31
※ 引述《hiear (阿啡)》之铭言:
贾充捧司马昭LP之事虽在曹髦死后,但更可由此推测贾充为司马昭心腹乃循序渐进,狗腿之人推测主人之意而命令部属杀曹髦,更是顺理成章。
今撰此文,彰贾逵而鑒充过,以发人深思。

&&&&&&&&&&& 充父贾逵,恂恂忠谨,文武兼达,外娴军戎,内卹民政,兴御敌鏖兵之效,尽土田水渠之利,谋国三世,一代人杰,实为曹魏股肱心膂。时魏武殂,逵典主簿,侍在侧近,鄢陵侯彰,问玺所在,逵肃然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悉遵先王遗命于前,晓喻大义名分于后,秉忠持正,诚可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逵虚己以待曹休,先国事而后私怨,无伐善,无施劳,鑒蜀之延仪生乱,则显逵心豁达,器量深宏,可谓公义俱全。

&&& 孔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逵临殁之际,尚有言:『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修作。』谋国之忠,夕惕如厉,无怪曹门四代,多予嘉言,盖魏武麾内,智勇双全者,不乏余人,然兼有仁德者,寥寥可数,逵实为有魏一朝不一二睹之人。
&
&
&&&&&&& 天数瞑瞑,岂非不欲祚延曹魏。贾充者,逵子也,犯跸剋上,教唆弒君。夫江山易姓,朝代更迭,乃我朝常情,然充任暴行,内泯天良,外逞兇乱,擅杀主君于门庭,比之魏武父子更有甚者。俟典午祚践,爵王显高,名为开国元辅,实乃当朝巨混,窃位素餐近二十载,未出一直言正声,怙权弄势,粉饰太平,及至假节征吴,举止反覆,临大事不能断,是以外无歼敌之勇,内生犹疑之心,幸得将士戮力,乃克全功。充年衰疾剧,恆忧己谥传,姪模曰:『是非久自见,不可掩也。』生未省身自察,临终忧谗畏讥,去其父远矣。

&&& 观贾充一生,多行乖违,无非起于好贼主心隐讳之思,专行昧义邀宠之事。泰始太康年间,权倾一时,虽无大过亦无大功,然盘据朝堂,塞忠良之路,抑嘉谟之言,难辞其咎。而贾女南风,悍后暴虐,至贾宗畔戾,诸王蹈乱,典午始崩。史评:『兇家乱政,君以此始,必由此终。』天道好还,诚至理所在。
&
&&&&然良臣何出劣嗣,岂非教化风气隳堕?故将相本无种,君子当慎其所立始,存心高远,克己自律,厚德载物。故蜀有诸葛一门继绝兴微,吴中诸陆三代赞主扶国,可知天道虽倾,不绝公义之人,青史永铸,当传不朽。
&
&

20091226&&&&&&&&&&&&&&&&&&&&&&&&
&&&&&&&&&&&&&&&&&&&&&&&&&&&&&&&&&&&&&&&&&&&&&&&&&&&&&&&&&&&
hiear (阿啡) #3 2009-12-26 18:58:54
※ 引述《yates (壮壮)》之铭言:
>
贾充捧司马昭LP之事虽在曹髦死后,但更可由此推测贾充为司马昭心腹乃循序渐进,狗腿之人推测主人之意而命令部属杀曹髦,更是顺理成章。
&
> 今撰此文,彰贾逵而鑒充过,以发人深思。&
> &
> &&&&&&&&&&& 充父贾逵,恂恂忠谨,文武兼达,外娴军戎,内卹民政,兴御敌鏖兵之效,尽土田水渠之利,谋国三世,一代人杰,实为曹魏股肱心膂。

43
&
&&&&然良臣何出劣嗣,岂非教化风气隳堕?故将相本无种,君子当慎其所立始,存心高远,克己自律,厚德载物。故蜀有诸葛一门继绝兴微,吴中诸陆三代赞主扶国,可知天道虽倾,不绝公义之人,青史永铸,当传不朽。
&
&
&
&
> 20091226&&&&&&&&&&&&&&&&&&&&&&&&&
> &&&&&&&&&&&&&&&&&&&&&&&&&&&&&&&&&&&&&&&&&&&&&&&&&&&&&&&&&&&&
约懂八九成,君之文言造诣颇深。

文言文写得好,白话文更是信手拈来皆文章。

然考虑读者群,白话应广达于文言。

贾充教唆弒君之举,史载陈泰愤之,裴注引干宝晋纪,

时大将军(司马昭)入于禁中,泰见之悲恸,大将军亦对之泣,谓曰:「玄伯(陈泰字),其如我何?」泰曰:「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大将军久之曰:「卿更思其他。」泰曰:「岂可使泰复发后言。」遂呕血薨。

但裴松之质疑「(陈)泰不为太常,未详干宝所由知之。」孙盛据干宝之言而改易,亦遭裴氏批评「孙盛改易泰言,虽为小胜。然检盛言诸所改易,皆非别有异闻,率更自以意制,多不如旧。」

裴松之最后引「博物记曰:太丘长陈寔、寔子鸿胪纪、纪子司空群、群子泰四世,于汉、魏二朝并有重名,而其德渐渐小减。时人为其语曰:『公惭卿,卿惭长。』」

「士」风日下,似可与钱穆之言相呼应,

历史的演变,并不依照一定必然的逻辑。倘若当时的新政权,能有较高的理想,未尝不足以把将次成长的离心力重新团结起来,而不幸魏、晋政权亦只代表了一时的黑暗与自私。

道德败坏之后,大环境再也承受不住潜规则的暗潮汹涌,一有风吹草动便土崩瓦解,终至晋室偏安江左。



阿啡...于

VGC问问

最新礼包

Copyright © 2017-2018 www.thisisd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B游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15007551号-2 DB游戏网

DB游戏网手机版